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控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用的糖皮质激素之一,具有给药方便、操作简单、起效快、疗效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发现,临床医生习惯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入生理盐水进行雾化给药。稀释后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粒径和电位是否会影响药液的物理特性,是否会影响临床药效值得研究。
一项研究通过对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不同浓度梯度粒径和 Zeta 电位等体外特性的分析及临床疗效的对比,为临床合理使用吸入用混悬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按照临床实践中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稀释倍数,设布地奈德混悬液原液组、1倍剂组、2倍溶剂组、4 倍溶剂组( n = 20) 。分别比较 4 组混悬液粒径、Zeta 电位变化及临床疗效。
此项目模拟临床利用生理盐水将吸入用布地奈
德混悬液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对其进行粒径与电位的检测。结果发现,随着稀释比例的增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粒径逐渐变小,原液组比 1 倍溶剂组粒径降低了 2.65 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0 1) ,1 倍溶剂组比 2倍溶剂组降低了 1.89 倍,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2倍溶剂组与4倍溶剂组相差不大,分析原因是在稀释到达一定上限后其表面自由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其粒径和电位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随着稀释比例的增加,哮鸣音、咳嗽、喘息症状等临床症状缓解减慢及降低。不同粒径的吸入制剂的沉积位置不同,5~10 μm的微粒主要沉积于口咽部,2 ~ 5 μm 的微粒主要沉积于肺部及支气管,且 50% ~ 60%沉积于肺泡,粒径小于 1 μm 的微粒只能到达深肺部的边缘,并且会随着呼吸呼出而没有治疗效果。粒径是影响肺部沉积性能的主要因素,粒径的大小显著影响了吸入制剂在肺沉积的位置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发现,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原液与 1 倍溶剂组的粒径变化虽有显著差异,但仍在有效治疗范围内。
结论
为了不影响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物理特性及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时,在不超过标示量的情况下,稀释溶剂不应超过原液1倍,方可不影响药效。